Friday, October 8, 2010

晓波,我们欠你的

如果象我在王丹的一篇博文后面评论说的,他曾替我们全体的八九一代人去坐牢,那么晓波就是替这个民族所有正邪观念尚存的人在坐牢。

好像是连岳说的,这个国家在离大多数诺奖越来越远的时候,同时却在不遗余力的为另一个诺奖制造优秀候选人。看天朝各色人等每年10月遥望北欧如坐针毡的样子,都不由得要给他们一点同情了。何必如此为难自己呢?

1940年8月,在赢得"Battle of Britain"的胜利之后,邱吉尔曾经这样评价皇家空军:"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假如有朝一日中国也能从野蛮进化到文明,晓波和其他那些铁窗内和铁窗外的勇士们就是我们的The Few;千年以后人们在评价这段历史的时候也会说,Never in the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dignity has so much been owed by a nation so big to so few.

晓波,无论是在国内不敢抬头挺胸的还是我们这样一走了之的逃兵,我们都欠你的!

好了,先放下千年以后的事,希望你能早点知道自己获奖的消息。This is your finest hour!

Saturday, June 5, 2010

昨晚的维园:愈打压愈明亮

前天下班回家在MSN上遇到沉老师,他那里应该已经是4日凌晨了。说起近日港府的无耻,让我感觉有点气馁。沉老师一如既往的沉着,对我说他依然会去“旁观”,现在俗话叫见证历史。

今天早上登陆MSN以后就去给自己做早饭了。等再坐回到电脑前发现沉老师已经传了今天《明报》的头版给我,有一下我甚至觉得照片是他旁观的作品。这一版不长的文字读下来我差一点又稀里哗啦----香港,你一定要守住啊!

Wednesday, June 2, 2010

妙极的黄段子与不做作业的烂记者

前两天Tyler Cowen在博客上贴了一段Mick Jagger谈音乐人很难再通过卖唱片赚钱的话----其实相似的内容晴朗同学更早的时候也贴过。当然这类自我宣判最早我是在2002年还是2003年“听”David Bowie说的。Anyway,本博的要点不在Jagger----我不粉The Stones,所以对Jagger的八卦除了他是LSE的校友以及据说曾被拍到同Marianne Faithfull小姐在派对上有过很香艳的画面以外就所知甚少了,也没什么兴趣。

真正的兴奋点来自于Cowen读者的评论。这个抢了沙发的肯定也知道Jagger的LSE和其他背景,因为他的这个段子实在是太黄又太有才了:
He is also the primary datapoint for the observation that economists do it with models.
Posted by: Gut at May 27, 2010 10:08:24 AM

给R看这条,他笑翻了以后还以为是我跟的。我赶紧坦白I wish I could be so witty!我只有向这位Gut大师致敬的份。

估计跟贴的很多是The Stones的粉丝,后面又挖出了很多Jagger其他的八卦,不过都同香艳无关。比如我第一次知道他其实是个哈耶克分子。于是又引出了烂记者的一桩掌故:

I believe that when Jagger was on SNL he mentioned Hayek. I also vaguely remember the interviewer idiotically saying, "That means you're a Keynesian?"

Somebody post a link if you can show what really happened please...

Posted by: xxjjjnn at May 27, 2010 11:19:31 AM

前几天老罗痛斥拿了钱却不出力的记者人品不及妓女。其实不做家庭作业的烂记者哪里都有,上面这位就更糟糕一点,做娱乐节目挺好,干什么非要扮出懂经济学的样子呢?还是他在帮Ali G试水?

Saturday, April 3, 2010

Churchill would be proud

邱吉尔自己评价1946年3月在密苏里Fulton的Westminster College的演讲是他在二战以后所有的演讲中最重要的。Then and there,他发明了一个此后全世界用了半个世纪的新词:iron curtain。

这几天坐看网络世界风起云涌,不禁手痒,改写了Churchill的演讲如下:

From Tehran on the Caspian, through Moscow and Beijing on the Eurasia plains, to Havana on the Caribbean, an iron curtain has descended across the cyber world. Behind that line lie som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and Internet hungry populations, but they lie in what I must call the Big Brother sphere.

自我感觉老人家对粉丝的这一篡改应该还不至于太光火。

Google vs. China的戏码有可能让我们骄傲的以为我们中国已经独步网络审查之天下,事实上只是吾道不孤而已。我们还有伊朗啊、也门啊、缅甸啊这样的竞争对手。如果仔细研究各个项目,我们并不是每个单项都领先。不过值得安慰的是我们总分第一,至少也是跟伊朗并列第一,金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不信看下面的积分榜和评委点评

应该把功力用在正确的地方

我们俗人叫做“乌鸦嘴”的,如果说准了,文人们就会称之为“一语成谶”。

反过来,本来是很景仰的态度结果被景仰的却呜呼了,不知道有没有个文化些的说法。

不才似乎就有这种本事,实在是吓煞了自己。

我这里follow的博客很少,但链接上的都是我真正follow的,有朋友的,也有大师的,当然这些朋友本身也都是大师。近些天发现状况不大妙:自从被我链了以后,先是长平先生的博不能正常运行达数月之久,最近才刚刚恢复;接着FT的Lucy Kellaway搬了家;LSE的Buiter教授下海了,留了一句希腊文的告别,害得学生我要祭起Google Translate才看明白;连Becker教授自己的网站也被我链出了问题,只好搬回Chicago U.;最大的损失是沉老师竟然封了笔。

象我这样的功力是不是应该用来干点正事,比方说链一下中宣部、广电总局、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什么的?想想还是算了,环境卫生重要,要想大环境清洁,还是从扫自己的屋子开始吧。

好在百合MM和Mankiw教授这样的还是顶住了我的功力,万幸万幸。